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96章 发展产业 逆势而行

“其实农村想要发展起来很容易,第一要因地制宜,适合发展什么发展什么,不能盲目上项目,比如咱们这温度达不到,你非要种榴莲,肯定会失败,咱们这土壤肥沃,你非要种土豆,效果肯定不好。”回来的路上,车上只有周伯名一个人,陆天顺就敞开来说。

“这个是当然了,你不说我也知道。”这类的话周伯名听的多了,谁都会说,关键是因地制宜发展什么。

“第二就是要持之以恒,不管什么产业,都要有培育发展的过程,不能盲目的大干快上,一两年就指望成功。”这时候陆天顺说的才是干货。

在官场里也算是混了这么长时间了,陆天顺对于领导们的心理也算有所把握,你说这个产业要三五年才能见效,或者说从小到大发展需要三五年时间,大多数领导都等不上,也没有这个耐心,用不了三五年可能他就要走了,或者说他当年都想拿去给领导汇报当政绩用,你三五年才见效,他咋给上面领导汇报。

不错,有的产业当年或两年就能见效果,比如养殖速成品种或种植生长期短的经济作物,这个倒是见效快,但这个产业需要培育发展的过程,先小规模投资,看到效果如何,然后根据情况再持续扩大,不管是资金、人手还是市场,都需要这个过程。

但领导们照样没这个耐心,你一年才养二百头猪,那才能创造多少鸡滴屁,直接两万头,他们肯定不考虑这个市场风险,反正亏了又不用他们自己拿。

“然后说到第三,其实也是最关键的一点,就是你要试错的成本,不管发展什么产业,都有可能失败,你要有承受失败的能力和东山再起的资金,这才是最关键,没有这个,发展什么都会是一锤子买卖。”陆天顺笑着说道。

很多人不重视这个,或者根本不去想失败的可能,却不想想,比起按部就班的上班,做任何生意都是有风险的,没有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,就很容易一蹶不振,特别是发展集体产业,还跟个人做生意有所不同。

做决策的人不一定会做生意,所以这才是各地都喊着要发展产业,却没几个成功的原因。

“那你说咋办?”一说周伯名也开始失去了信心,要照陆天顺这样说,干脆别发展了。

“我说这么多的意思是,不管发展什么产业,都要耐心培育,比如种植水果,种植蔬菜,从小范围开始,优选种类,起步就要高,等过几年,技术也成熟了,市场也有了,看到赚钱了,其它村民自然也会投入,形成规模之后,再去上深加工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